2025年QS榜单爆冷,我敢说99%的人都被骗了

老麦
2025-04-12
6 阅读
QS排名
留学申请
国际教育
大学排名

图片

留学圈都被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给整懵了。

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国外大学的老人,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在群里炸锅:"麦老师,我家孩子准备申请耶鲁,怎么排名这么低?""麦哥,澳洲大学这么牛了吗?新南威尔士居然压了普林斯顿?"

图片

说真的,我也是捏着下巴看了好几遍榜单。13年不倒的MIT我都习惯了,但帝国理工学院重回老二的位置是真没想到,这是要给牛剑两兄弟上眼药啊!

更让我惊掉下巴的是,墨尔本大学这匹黑马居然超越了清华大学。我手里一个去年被墨大拒掉的学生,转手就拿到了QS前15名校的offer,这事儿说出来怕是连狗听了都得摇头。

但是,作为一个老江湖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:这个榜单背后的故事,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得多。

最近6年的数据我都拉出来仔细研究了一遍,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趋势。光看热闹是不够的,咱们得看明白这背后都是什么套路。

首先说说美国高校。除了MIT这个十三连冠的"永远滴神",其他美国大学基本都在走下坡路。特别是那些响当当的名校,比如杜克从25名一路滑到61名,这跌幅简直堪比A股。我手里有个2019年申请杜克被拒的学生,现在看到这个排名都想回去找当年的招生官说声"谢谢"。

密歇根安娜堡这个"公立常青藤之光"也从21名跳水到44名。但有意思的是,我最近两年送去密大的学生,不管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,反馈都相当不错。这里面的玄机,容我慢慢道来。

更有趣的是,一些传统上被视为"保底校"的院校却在稳步上升。就拿普渡大学来说,6年时间硬是爬了22个名次,这种"励志故事"在美国TOP100里也不多见。

说到这儿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: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学校在上升?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?

图片

来,我给大家捋捋这些上升学校的共同特点 - 清一色都是理工强校。

帝国理工"复仇"成功,十年后重回第二;加州理工重返前十;普渡大学疯狂上涨;就连新加坡南洋理工都从26名杀到15名。这波理工科学校的崛起,把传统文理平衡的名校干得有点懵。

作为过来人,我得说这其实一点都不意外。最近几年,我接触的企业HR都在喊:"给我们推荐理工科的学生!"特别是AI和数据科学方向,招人就跟抢人似的。你说这些学校能不上升吗?

但是最让人意外的剧情在澳洲。墨尔本、悉尼、新南威尔士这哥仨,愣是从30名开外一路冲进了TOP20。我记得去年有个做留学中介的朋友跟我吐槽:"现在家长都精着呢,一上来就问能不能申墨尔本..."

老实说,作为一个带过几百个学生的老师,我得说句大实话 - 澳洲确实在下血本。莫纳什大学这些年从58名冲到37名,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。光是我认识的几个国内顶尖高校的教授,都被他们高薪挖过去了。

但有趣的是,原本被视为澳洲顶流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(ANU)却掉队了。从前ANU是澳洲老大,现在已经被墨尔本大学踩在脚下。讲个内部消息,我去年带的一个数学特别好的学生,ANU给的奖学金还没墨尔本给的多...

这让我想起前两天,一个学生家长问我:"麦老师,您说这些澳洲大学是不是在买榜?"

这话说的,我差点没忍住笑出声。QS排名确实有它的问题,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。且不说人家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,光是为了提升学术影响力,这些学校近些年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,那增长速度简直比房价还夸张。

更重要的是,这些澳洲学校太会来事儿了。疫情期间,趁着其他国家闭关锁国,他们第一时间开放国门接收留学生。不少原本打算去美国的优秀学生,最后都被他们收了去。

图片

说到中国高校,这次榜单简直是又甜又酸。北大提升3名到14位,清华虽然被墨尔本超过但也上升到20名。但这两所顶尖学府比起2023年的巅峰时期,还是略有差距。

我有个学生前两天还在纠结:"麦哥,您说我是留在北大读研,还是去新南威尔士?"这问题给我问得都头秃。要搁在三年前,这问题根本不用问。但现在呢?确实得掰着指头好好算算。

香港这边的变化也挺有意思。香港大学终于突破了20名的天花板,拿到了第17名。最让我惊喜的是香港理工,这6年简直就是开了挂,从91杀到57名。我一个在港理工读书的学生私下跟我说:"老麦你是不知道,我们实验室那些设备,都是世界顶尖的配置..."

最近特别火的"润学"话题,让我不得不提一下台湾。说实话有点遗憾,QS Top100里就剩台大一所了,而且这些年一直在60-70名之间徘徊。不过这个排名也不能全信,我手上就有好几个案例,学生在台大读完研究生,直接被欧美名校博士项目录取。

讲真,作为一个在留学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老人,我算是看透了。QS排名就像股市,有涨有跌很正常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得擦亮眼睛。

去年冬天,一个学生给我发消息:"麦老师救命!我看QS排名大涨的XX大学发来offer了,要不要接?"

我问他:"你了解过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吗?师资力量怎么样?实验室条件如何?跟你的职业规划匹配吗?"

结果这孩子一问三不知,就盯着那个排名看。

我当时就说了一句话:"兄弟,你这是要买榜,不是要买未来啊!"

图片

说到这儿,不得不给各位支个招,教教大家怎么看这个QS榜单。

记住一个铁律:QS排名是参考,但绝不能是唯一标准。

举个例子,去年就有个逗比事件。一所澳洲大学的新闻稿里自豪地宣布:"我们的工程专业在QS排名中位列前20!"结果被扒出来,人家这个专业一年才招30个国际生,实验室设备都是上个世纪的。你说这排名有啥用?

但凡做留学规划,我都建议关注这几点:

第一,看专业实力而不是学校整体排名。我手里有个学生,放弃了QS前50的某校CS专业,选择了一个排名100开外的学校。原因很简单,后者的AI实验室是全美前十,而且跟业内几个大公司都有合作项目。现在这娃在硅谷过得不要太滋润。

第二,重视就业导向。我经常跟学生说,找工作的时候,HR才不会拿着QS榜单一个个对。三大投行每年都有他们的Target School名单,里面有些学校你可能都没听说过,但人家就是青睐这些学校的毕业生。

第三,别忘了地理优势。就拿美国来说,西海岸学校离科技公司近,东海岸学校离金融街近。选专业的时候,也得考虑将来实习和就业的便利性。

最后,我还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这个QS榜单啊,说白了就是一门生意。你看韩国那边,52所大学去年集体要退出QS排名,结果今年分数不降反升。首尔大学从36杀到31,延世大学更是从79飙升到56,这背后的故事,你们自己品品。

所以啊,各位考生和家长们,别被这个榜单整懵了。记住一句话:榜单是死的,机会是活的。选学校就跟选对象一样,不能光看脸,得看性格,看未来,看匹配度。

图片

我是麦高,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

图片

图片

扫码加微信,回复100,限时领取**《100+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》**

图片

图片

← 返回列表

适合阅读人群

本科生
研究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