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英国名校录取内幕曝光,这些人注定被拒?

老麦
2025-04-13
5 阅读
英国留学
名校申请
留学规划
G5录取
双非逆袭

图片

图片
加过麦叔V:maigaof,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
图片
****

每到申请季,圈里都在晒offer,但那些失败的案例却被藏在角落里发霉。今天我想来个反差,聊聊那些"翻车"的真相,让后来人少走点弯路。

图片

来个劲爆的开场 - 前两天我遇到了个绩点3.8的金融系女生,我们暂且叫她安然。

这姑娘是某双非财经院校的,在本科期间属于真·卷王,课程全A,还拿过国奖。但高考那年发挥失常,没进985/211,现在看到班上保研北大的同学就觉得亏。

这位同学啊,在本科期间是真的支棱起来了。课余时间考了个CFA一级,还有个券商实习。

搁在往年,随便去个英国前30的商科都不是问题。结果这位姐姐直接给我整不会了 - "曼大金融和KCL金融必须要一个,别的学校我觉得配不上我的背景。"

她这么一说,我头都大了。2024年英国名校申请形势,比春节抢火车票还卷。以前双非去布里斯托真的是随便搞,现在人手一个68分雅思,连爱丁堡媒传这种"保内"项目都能卷成"九漏鱼"。

这少爷倒好,雅思刚到6.5就梦想着上岸KCL金融,这不是在金铲铲上偷塔吗?更搞笑的是,我建议她考虑下布里斯托的金融或者杜伦的金融,给我来了句:"我不想和班上那些3.5绩点的人去一个学校。"

图片

来看看残酷的现实 - 2024年英国G5商科,光是清北人就能排满一个班。UCL金融光印度就收了40%,你让利兹、曼大这些学校咋办?

人还要脸呢。数据显示,2023年英国前20商科项目,中国学生录取率同比下降31%,竞争强度简直brutal。

不是我说丧气话,现在的留学申请就像个围城 - 分数高的嫌学校不够好,学校好的嫌专业不够热门。最后倒好,截止日期一到,全聚德了。

再给大家爆个更劲爆的场景。那是2023年,英国大学申请系统新政策刚出来没多久。一个西南某985的学生,我们叫她舒梦,做规划的时候笑嘻嘻地跟我说:"麦哥,我先试试保研,不行再出国呗。"

我当时就给跪了。在留学这条路上混了这么多年,最怕的就是这种"保内不成再留学"的思路。

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在赌,赌保研成功就不出国,赌失败了还能捡漏一个UCL、LSE什么的。这不是得亏到姥姥家吗?

举个数据给你看 - 2024年UCL经济学院提前要求所有申请人必须在提交申请前就达到7.0雅思分。

为啥?还不是因为申请人太多,堆得跟泰山一样高。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数据,2023年中国学生申请英国研究生项目同比增长35%,但录取率却下降了8个百分点。

舒梦最后结局可想而知 - 保研没中,等回过神来申请英国,已经11月底了。那会儿大热项目早就关门谢客了。

最后只能在爱丁堡商学院和华威商学院的替代专业里二选一。

说真的,每次我看到这种情况,都忍不住想起一个段子:在留学申请这场游戏里,有人提前一年准备,有人临时抱佛脚,成功率差得比珠穆朗玛和马里亚纳海沟还大。

而且现在英国名校申请已经卷出新花样了。什么叫做new level?曼彻斯特大学今年金融工程,录取要求里明晃晃写着"必须提供编程能力证明"。

LSE数据分析专业要求提供数学竞赛获奖证明。不是我吓唬你,现在申个硕士,准备材料比当年高考还费劲。

还有更狠的 - 前两天布里斯托大学经济系的招生官直接在LinkedIn上发帖说:"今年申请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,但名额还是那么多。" 这不就是赤裸裸地告诉你:去年能录的分数,今年可能就悬了。

图片

我有个学生真是深有感触。他高考差了北大3分,本科读了人大。结果研究生申请,连华威经济学都飞了他。为啥?因为现在的英国名校录取,早就不是单看你成绩那么简单了。人家看的是整体竞争力,包括你的学术背景、科研能力、实习经历,甚至社会影响力。

说到这儿,不少人可能要问了:那现在申请英国名校,是不是就真的没希望了?

且慢,让我给你讲个在我从业生涯中最让我感动的案例。2023年我遇到一个浙江的男生,暂且叫他言成。

这哥们儿特逗,第一次见面就说:"麦哥,我就一双非本科,但我想去伦敦政经读数据科学,你觉得我的梦想离谱吗?"

但你们猜怎么着?这位兄弟愣是用一年时间,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。他不仅考出了8分雅思,还自学Python做了个金融数据分析的开源项目,在GitHub上收获了200+星星。

最后他不仅拿到了LSE的offer,还因为他的项目被数据科学领域的教授点名表扬。

有人可能要说了,这不就是个励志故事吗?错,这是一个"人赢我陪"的绝佳示范。

现在英国名校申请的核心逻辑早就变了:不是你有多优秀,而是你能给学校带来什么与众不同的价值。

我给大家整理一个2024年英国名校申请的作战地图:

首先,要做好提前量。现在各大名校都玩rolling admission,先到先得。

比如华威金融数学,2023年10月份就收满了,后面申请的再牛也得等来年。所以准备要趁早,最好大三就开始规划。

其次,要搞明白"保底"和"冲刺"的逻辑。UCL、LSE这种顶级院校,就是清北复交的学生也得抓瞎。

所以申请一定要有梯度,既要有能冲的,也要有稳的。比如你想冲UCL,那至少也得准备个曼大、华威这个级别的保底。
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 - 要有自己的特色。现在申请名校不是比谁分数高,而是比谁更特别。

就拿我一个学生来说,他是学会计的,但因为自己做了个投资组合分析的算法,最后竟然被伦敦大学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录取了。

说白了,留学申请就是一场自我营销的游戏。你永远无法预测竞争对手有多强,但你可以让自己变得足够特别。

正如我经常跟学生说的:与其纠结要不要申,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配得上这个机会。

现在英国名校录取就像"爱情":你越是表现出"我很优秀,你必须要选我"的姿态,越容易失败。

反而是那些真心付出,又懂得展示自我价值的人,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套用最近很火的一句话:"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但更留给独特的人。"

本文内容写于2024年12月,个别数据引用为2024年时间节点


麦叔做留学13年,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, 特别整理了100+篇名校留学经验+我个人的留学认知。

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,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:****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****。回复数字「100」领取麦叔**《100+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》**。

图片

****

图片


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

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、动态

图片

← 返回列表

适合阅读人群

研究生